【青春挺膺正当时】历史追忆固根基,文化润疆谱新篇——医学影像学院“医心同行”实践团赴新疆和田地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7-29 预审:高健 二审:黄侃 终审:王爱侠 来源:医学影像学院 阅读次数: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聚焦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疆地区自古以来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深入推进文化润疆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汲取优秀文化基因,为民族团结事业注入新活力,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石榴籽祖国行”国家级新疆专项团队——医学影像学院“医心同行”实践团的队员们于7月27日走入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在博物馆历史追寻、社区党员访谈等一系列行走的历史课中感知文化基因,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对话千年古迹,探寻文化脉络

尼雅遗址位于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是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汇之地,随着时间的变迁,如今的遗址建筑虽已被沙丘覆盖,但随着一件件珍贵文物的出土,其光芒依然耀眼如昔。实践队探寻中华文化根脉,来到尼雅博物馆,透过文物凝视历史长河,深刻感知西域与中原自古血脉相连。精美的丝绸毛纺织品、多民族语言的简牍文书、罕见的服饰等国家宝藏深刻证明了新疆始终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骨肉。在千年历史中,文物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者,队员们沉浸游览每一件文物,不禁感叹历史的悠久,文化的魅力。

队员们沉浸学习文物背后的历史

队员们与尼雅博物馆合影留念

访谈基层干部,感悟历史根基

在边疆广袤的大地上,民族团结的种子早已深深扎根,而基层党员干部正是辛勤浇灌的“护花人”。实践队队员们走访民丰县基层社区,与这些默默奉献的党员干部促膝长谈,从他们的讲述中,队员们不仅感触到新疆多元文化的真挚情谊,更看到一个个具体而微的行动,如何将“民族团结”从理念化为日常,让各民族群众的心贴得越来越近。

“我们多付出一些,群众的心就更近一分,感情就更深厚一分。”书记的话道出了所有基层干部的心声。他们促交流、解难题、搭平台,把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用心用情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让文化交融成为各民族刻在骨子里的传统,让鲜活的文化成为各民族心灵相通的纽带。促进民族团结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对基层干部日常工作的访谈中,队员们深深意识到这些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正如天山雪水般奔涌不息,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在新疆各地常开长盛。

队员们在社区基层进行访谈

当青春的热血与边疆的呼唤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实践的硕果,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此次“石榴籽祖国行”中,医心同行志愿队队员以脚步丈量疆域的辽阔,他们在触摸历史根脉中坚定文化自信,在知行合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未来,实践队队员们将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继续以和田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为靶点,广泛宣传推介和田地区的文化与风光,激发更多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为提升民族自信,筑牢有形有感有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更大贡献。(章译文、王嘉怡、滕婕、张昱昊/文 尚婉希、张慕瑾/图 )


队员们与基层干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