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院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性别差异研究成果

时间:2025-07-26 预审:高健 二审:赵劲松 终审:王爱侠 来源:医学影像学院 阅读次数:

近日,我校医学影像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在心血管领域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IF=5.3)在线发表题为《Sex Differences in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Following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系统揭示了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危险因素在性别方面的差异,为临床个体化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论文第一作者为医学影像教研室教师张超,通讯作者为周运锋教授。研究团队长期聚焦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评估与机制探索,前期成果已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及《European Rad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系列论文,彰显了团队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的相关内容还被2025年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遴选为壁报交流,进一步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北美放射学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放射学学术会议之一,此次入选标志着我校在脑血管疾病影像研究方面取得了国际关注。(周运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