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学院巡礼】医学影像学院:精影尚技明辨毫厘承医道,匠心铸才智绘影像启新章

时间:2025-04-25 预审:高健 二审:赵劲松 终审:王爱侠 来源:医学影像学院 阅读次数:

【编者按】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充分展示各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宣传部联合各二级学院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系列报道,旨在总结成绩、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激励广大师生为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不懈奋斗,努力答好“教育强国,皖医何为”的时代答卷。本期巡礼学院:医学影像学院。

医学影像学院:精影尚技明辨毫厘承医道,匠心铸才智绘影像启新章

一、学院发展历程及概况

2001年国家批准设立医学影像学专业,2013年成立医学影像与检验学院,2017年正式成立医学影像学院。现有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3个本科专业招生,是以医学本科教育为主体,工学和理学并举的学院。在校学生1560人。校本部教职工50人,专任教师33人,辅导员7人,设有党支部7个、 教研室8个、实验实训中心1个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


 医学影像学院发展历程

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 ,教授8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校级教坛新秀1人。获安徽省最美高校辅导员荣誉称号1人,安徽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1人,皖南医学院首届“十佳教师”荣誉称号1人。近3年,学院坚持内培外引,培养博士1人,引进博士13人,派出攻读博士4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连续两年获学校人才工作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部分教师荣誉表彰、获奖证书

二、育才模式特色

医学影像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培养适应新时代医疗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近年来,学院秉承“厚德、博学、融合、笃行”的院训,锚定“做强一流专业、打造一流课程”的目标,以学科内涵建设与教学改革为核心驱动力,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启动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大力强化教风学风,全方位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学科建设水平稳步进阶。近五年,医学影像学院学科建设成果丰硕。成功获批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个校级超声医学研究所。荣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2项。拥有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省高校“十五”优秀人才计划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省卫生系统首批跨世纪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校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近三年,学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成功获批安徽省微流控技术与先进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省发改委立项建设)。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发表一类论文80余篇,中科院一区论文近10篇;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学校首次科研考核“优秀”等次。

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教师获批科研项目一览表

硕士点建设扎实推进。医学影像学院坚持“学科引领、质量为本”原则,深化硕士点内涵建设,工科硕士点建设取得突破。2024年医学影像学院协同申报并新增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并于当年开始招生。学院现有学术硕点1个,专业硕点3个,覆盖医学、工学两大学科门类,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医学研究生和工学研究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医工交叉融合的研究生教育。

专业建设水平持续提高。医学影像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医学影像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并已实现在专业教育阶段全部开展小班化教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对照工科专业认证标准,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实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医学影像学院现拥有1个省级仿真模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影像学两个本科专业顺利通过省级本科专业评估。学院教师团队主编或参编教材6部。

 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部分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

创新打造眼科影像学方向“产-教-用”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芜湖市校企合作冠名班等项目支持,采用“3年校内学习+1年校企联合理论培训+1年企业实习带教”的阶梯式培养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无缝对接。学生在校筑牢医学影像学基础后,通过企业定向课程与岗位实习,系统掌握眼科影像诊断及相关设备操作技术,提前适应行业需求。

 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赴爱尔眼科医院参观学习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近5年,全力拓展实习实践基地,新建教学医院4所,精心建成45家实习基地,其中包含39家实力较强的实习医院以及6家在医疗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增加临床技能课,拓展实习的临床科室,并将放射学、超声学和核医学的实验课程融合成《医学影像实验学》1门课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连续5年推行“一人一题”的毕业设计模式,部分实验课程实施“诊室-实验室”互通情景式、PBL、双语教学等新教学模式改革。

组织实习中期检查

医学影像学院实验课组织智慧课堂教学改革

三、人才培养成效。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有力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建立辅导员与任课教师联系制度、辅导员与家长联系沟通制度,有效发挥家校协同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帮扶、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取得了系列育人成果。

学生学科技能竞赛成果丰硕。在第九届“泰山杯” 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中,学院首次参赛即斩获团体第二名;在“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 中荣获三等奖。在第十一届 “泰山杯” 大赛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学生团体勇夺全国第一名,单项获得 4 个第一名、2 个第二名、1 个第三名。

技能竞赛获奖

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4项、校级大学生科研资助金项目23项;发表论文30余篇(SCI 6篇),获国家专利3项;1人获“挑战杯”全国二等奖,1人被录取为北大清华联培博士生;33人获国家级竞赛奖,123人次获省级奖。体育赛事屡获佳绩,校运会团体总分均在前二名,单项奖200余项,市大运会获奖2项。文化艺术比赛获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奖项35项。开展志愿服务70余项,参与2500人次,惠及群众13000余人次。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

部分学生获奖证书

展望未来,医学影像学院将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深入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个性化教学模式创新。坚持"以学为中心、能力为导向、质量为核心"的育人理念,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医学+"交叉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将智慧医疗、精准医学等前沿理念融入教学实践,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高地,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利/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