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挺膺正当时】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奋斗精神——医学影像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井冈山红色研学活动纪实第一天

时间:2025-08-18 预审:高健 二审:黄侃 终审:王爱侠 来源:医学影像学院 阅读次数:

巍巍井冈,红色摇篮。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活水,井冈山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信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引导当代大学生在历史现场感悟真理力量,近日,医学影像学院井冈星火医心剧本创作团队赴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研学活动,通过情景教学、红歌传唱等多元形式,让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安全筑基强意识,纪律严明启新程

8月12日上午8点20,研学活动在严谨的安全教育中拉开帷幕。基地工作人员以典型案例为引,系统讲解井冈山内山地行进、紧急救护、宿舍安全等关键事项,通过纪律要求,为全体成员系好研学“第一粒扣子”。这堂生动的行前课,既筑牢了安全防线,更以人民军队“纪律重于生命”的传统为镜,深化了成员们的规矩意识。

寝室安全教育

开营铸魂定航向,薪火相传担使命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暑期实践季第七期开班仪式正式拉开帷幕。基地党委书记以“井冈情·中国梦”为题发表致辞,为此次暑期实践季的顺利开展送上寄语与期盼;学生代表上台讲话同样带着赓续红色文化的任务为各高校同学提出倡议,引发全场共鸣;授旗环节将仪式推向高潮。当基地领导将印有井冈山的鲜红旗帜授予高校实践队时,挥舞的旗帜与青年学子坚毅的目光交相辉映时,昭示着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正在新时代青年手中接力传承,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开营仪式

情景教学溯初心,三湾改编砺担当

在“三湾改编”专题教学中,肖建兵老师创新采用“三维一体”教学法。以史启智,通过珍贵历史影像与动态沙盘,还原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转战井冈山的艰难历程,重点解析“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制度创新的时代价值;以景促学,组织学员扮演毛委员围绕整编连队方案展开激烈辩论,切身感受毛泽东同志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政治智慧;以行践悟,各小组参照红军建制创建“新型班级”,通过设计蕴含革命精神的班旗班名、创作班歌、制定口号等实践环节,将抽象的组织原则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团队契约。

团队队长课堂发言中

课堂合照

红歌激荡铸心魂,星火相传映山河

夜幕下的红歌课堂成为精神洗礼的高潮。一首铿锵有力的《强军战歌》作为开场之唱,激起了全场学员的热情;王滢老师和张冉老师带领成员用方言复现《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的原始唱腔,在土腔土韵中触摸军民同甘共苦的情谊;当“岭上开遍哟映山红”的歌声响彻报告厅,不少成员眼含泪光——这不仅是艺术的感染,更是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深切体悟......

团队成员演唱红歌

星火初燃照前路,征程万里始今朝

夜幕下的井冈山繁星点点,正如首日研学在学员们心中播撒的信仰火种。当《映山红》的余韵仍在耳畔回响,“三湾改编”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医学影像学院团队井冈星火医心剧本创作团已然完成了一次从专业学习者到红色传承者的身份蜕变。他们触摸的不只是历史教材中的文字,更是穿越时空的精神密码;创作的不仅是班级契约,更是新时代青年对革命传统的创新诠释。在接下来的研学中,团队将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在黄洋界的炮声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在红军医院的遗址前体会医者仁心,让井冈山精神与医学人文交相辉映,用青春之笔续写新时代的红色篇章。(崔艺杨、张昱昊/文 崔艺杨、滕婕/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