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学影像学院教师、在读博士张解和在毒理学经典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中科院一区)发表标题为“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spearmint (Mentha spicata) cuttings to norfloxacin”的研究论文。张解和为该文第一作者,医学影像学2021级本科生苏湘湘参与该项研究工作,皖南医学院为该文共同完成单位。
喹诺酮类抗生素(QNs)是临床上使用的第二大类抗菌药物,也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领域,因其大量使用和排放,逐渐成为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的一类新兴污染物。QNs进入环境后,不仅能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还会严重影响芳香草本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探究QNs对芳香草本植物生长和药用品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水培技术具有栽培周期短、操作简单、成本低、根系生根率和成活率高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短期培育芳香草本植物。本研究以典型QNs诺氟沙星(NOR)为污染物,具有极高药用、食用和经济价值的薄荷属植物留兰香为研究对象,探究水培扦插留兰香在不同浓度NOR的培养液中形态生理指标响应及NOR的降解情况。该逆境条件下,留兰香的生物量、叶绿素a、根活力、根伸长都呈浓度依赖性下降;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表明NOR的暴露引发了留兰香的氧化应激反应。同时,除NOR自身水解和光降解外,留兰香在NOR降解中起了更重要的作用。利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法(IBRv2)评价NOR的综合毒性,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NOR对留兰香的毒性也逐渐增强。这些发现将为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对芳香草本植物的毒性及植物的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张解和/文、图)

NOR胁迫对留兰香的毒性及植物的响应机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