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物理与数学教研室简介

时间:2025-06-21 预审:高健 二审:赵劲松 终审:王爱侠 来源:医学影像学院 阅读次数:

医学物理与数学教研室于1986年设立,是皖南医学院最早成立的医学基础教研室之一,包括医学物理学和医学数学两大学科。目前教研室有在职人员15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8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9人。师资学历和职称层次逐步提高,师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教研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和补充,提高物理学和医药知识的融合度,使其内容丰富实用,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在 教学工作中坚持基础性、先进性、适用性并重原则,注重医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承担全校相关本科专业的《医学物理学》、《大学物理》、《人体运动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等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每年覆盖面近3000人次,约2300学时。

一、教学工作

1.主要教学任务

教研室承担全校本专科的《医学物理学》、《大学物理》、《人体运动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等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2.教学改革

(1)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理念,注重基础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

(2)教学改革措施

①教材建设方面。主编或参编了《医学物理学》、《医药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医用物理实验教程》、等高等医学校院出版教材,并在万余名本科学生教学中使用。教研室在从2015年开始在《医用物理学实验课》中进行了大胆的实验教学改革,受到了学生和学校教学督查小组的一致好评。

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措施。在实验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特意增设了对学生单独一人进行实验操作考试的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引进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引入思考题课堂讨论和设计性教学方法;根据医学仪器的发展趋势,创新式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医学中常用的传感器,并编写相关的实验教材。

③在实验教学方面。改进和完善已有医学物理实验和积极创建新增专业实验室。在现有五个教学实验室的基础上积极筹建影像物理学、麻醉物理学和生物工程实验室。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在校、院领导的支持下先后获得省级和院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多项。

二、科学研究及研究方向

教研室主要围绕生物医学工程学中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研究方向包括:(1) 生物材料光谱;(2)生物医学图像处理(3) 生物传感器;

三、未来发展思路

继续沿着“具备多层次、多学科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的坚实基础;在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仪器智能化新理论、新技术方面已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教学方向努力。学术梯队:根据学科方向建设规划,积极引进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加快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力争培养出具有学术带头的高级人才。为医学教学、科研和新型医用设备的开发诸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